失智症日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在新加坡,本地人口中有10%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据估计,到2030年,新加坡将有四分之一人口的年龄超过65岁,预计到2050年,失智症病例数将达到187,000例。而全球目前有超过5,500万人罹患失智症,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达到1.52亿。
在WhatsApp上关注我们,可接收最新消息:https://bit.ly/AsiaMDWhatsAppCHN
“预防是一剂良药”
2012年,新加坡心智科学中心启动了亚洲首个失智症预防计划,证明健康教育、锻炼和认知刺激活动(即正念练习、艺术治疗、园艺治疗、合唱活动)可有效降低人们患失智症风险。一项为期五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参加计划的人中,失智症发病率仅为3%,而全国的发病率为10%。这一研究成果在2023年的维也纳世界精神病学大会上发表,有望在未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2019年的一项研究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患失智症的风险,哪怕是遗传易感性强的人也一样。专家一致认为,保护好心脏就是保护好大脑。可以预防的失智症风险因素包括:
- 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和吸烟,这些健康问题和习惯会阻碍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 过量饮酒,这会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B1,可能影响记忆和思维。
- 缺乏运动、饮食习惯差和肥胖,这些问题会导致缺乏营养和形成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 与社会脱节和抑郁,这两种情况会使大脑受到的刺激减少、情绪发生改变、压力荷尔蒙增加,从而导致失智症。
“防患于未然”
预防失智症的实用建议:
- 坚持运动。
锻炼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元生长。
- 积极动脑和参与社交。
抓住各种新的学习机会,多进行益智游戏,积极参与社交,考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拓展社交技能。
- 均衡饮食,维持健康体重
摄入各种类型的彩色食物,避免食用加工食品/速食食品。
- 重视身体健康
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戒烟、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保护头部和避免摔倒。
- 进行正念练习
正念意识练习可改善认知障碍和预防失智症。通过冥想、打太极或练瑜伽来管理压力。
- 接触自然和艺术
尝试园艺、艺术治疗和音乐治疗,改善记忆、认知灵活性和情绪健康。
“提早行动,不要错过时机”
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如出现以下情形,请即就医:
本文内容经新加坡斐瑞医院心理健康诊所精神科高级顾问医师柯以煜教授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