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关于感染新冠肺炎的10个误区

| Jul 27, 2021 | 新冠病毒, 传染性疾病

2019年底开始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没有结束的迹象。事实上,专家表示,期望社会在未来两年内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正常状态是不现实的。尽管新加坡的新冠肺炎死亡率相对较低,但医生们发现,这种疾病虽然不一定致死,但仍然能给患者带来持续的病痛。掌握关于新冠肺炎的真实信息是第一道防线。伊莉莎白医院诺维娜专科中心Rophi Clinic的传染病专家梁浩楠医生澄清了关于感染新冠肺炎的10个误区。

WhatsApp上关注我们,可接收最新消息:https://bit.ly/AsiaMDWhatsAppCHN

 

误区:只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才会受到长期影响。

事实:新冠肺炎对任何曾感染过的人都可能造成长期影响。尽管有些人患病后数周内就能完全康复,但也有些人会出现新冠长期症状,无论感染时有无症状都有可能出现。人们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四周或更长时间内可能出现各种新发、复发或持续的健康问题。专家们仍在研究这种长期症状的影响和发生率。以下是目前已有的研究发现:

  •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感染过新冠肺炎的人身上,即便是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也有可能。
  • 新冠肺炎的长期影响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 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或气促、疲劳或乏力、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症状恶化、脑雾、咳嗽、胸痛或胃痛、头痛、心悸、腹泻、睡眠问题、发热、情绪变化、麻木、皮疹、嗅觉或味觉改变、月经周期改变。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建议,预防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最佳方法是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建议所有12岁及以上人群,包括出现新冠肺炎症状及后遗症的人接种新冠疫苗。

Sponsored Content

 

误区:新冠肺炎的康复和流感或普通感冒一样容易。

事实:一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可能长期受到多器官效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困扰,症状持续数周或数月。新冠肺炎会损害肺功能,在恢复期导致严重虚弱乏力。多器官效应会影响身体的大部分,甚至所有系统,包括心、肺、肾、皮肤和大脑功能。如果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人体内的健康细胞,就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受累部位肿痛或组织损伤。儿童感染新冠肺炎可能会在感染期间或感染后立即出现罕见的多系统炎症综合征,其表现为身体各部位炎症。如果多器官效应或其他症状持续存在,则多系统炎症综合征可能导致新冠后遗症。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还可能会经历重症监护后综合征,出现严重的虚弱、思维和判断力障碍,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对压力极大的事件产生长期反应。

误区:疫苗不能预防德尔塔变异株的感染。

事实:辉瑞/拜恩泰科和阿斯利康的疫苗已被证明在很大程度上对新冠肺炎的德尔塔变异株有效,前提是完成两剂疫苗接种。接种两剂辉瑞/拜恩泰科mRNA疫苗(BNT162b2)后预防德尔塔变异株的有效性为88%,注射两剂阿斯利康(ChAdOx1 nCoV-19)疫苗后预防德尔塔变异株的有效性为67%点击此处阅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这项研究。

误区:完成接种也不能保证对感染有免疫力,因此没有必要接种疫苗。

事实:尽管接种疫苗并不能够100%预防新冠肺炎感染,但接种疫苗会显著降低重症风险。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后表现出的症状较轻。《海峡时报》2021723日的一篇文章报道,当时已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占新冠肺炎病例总数的44%,而1096例本地感染(722日前的28天内)病例中,已完成疫苗接种的484例均为无症状感染。他们不需要吸氧,不需要重症监护,也没有人死亡。相比之下,279例未接种疫苗的患者中,2.2%的人需要吸氧,6人进入重症监护室,1人死亡。专家指出,随着新加坡越来越多的人完成接种,接种者中病例数的增多是数学上的必然趋势,并不反映国家疫苗接种计划下的辉瑞/拜恩泰科或莫德纳mRNA疫苗有效性高低。

误区:新冠肺炎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事实:不会。新冠肺炎不会通过虫咬传播。新冠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的飞沫或患者的唾液传播。堪萨斯州立大学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研究人员评估了蚊和蠓是否能够成为新冠肺炎的生物媒介,结论是,吸入受感染血液的昆虫不是这种疾病的生物媒介。只有当病毒进入蚊子的肠道,感染它的唾液腺,然后劫持蚊子的细胞机制进行复制,蚊子才会成为传播媒介。点击此处了解更多信息。

误区:多喝热水、多喝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感染。

事实:不能。饮水,无论是热水或冷水,都不能治愈或预防新冠肺炎。一旦通过口鼻吸入冠状病毒,它表面的刺突蛋白就可以粘附在呼吸道和肺部的健康细胞上。任何已知的饮品,包括水和酒,都不能预防或治愈感染。事实上,过量饮酒会削弱你的免疫系统。成年人应当限制酒精摄入量以保持健康。饮用高纯度的乙醇是危险的,这种酒精存在于一些清洁剂或洗手液中。这些产品都具有毒性,饮用会致残甚至致死。

 

误区:应使用伊维菌素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而不是去接种疫苗。

事实:伊维菌素制造商默克公司已发表声明,建议不要使用该药物治疗或预防新冠肺炎。他们在声明中表示,他们的科学家发现:

  • 临床前研究中没有发现伊维菌素对新冠肺炎有潜在疗效的科学依据;
  • 没有有意义的证据表明伊维菌素对新冠肺炎患者显示了临床活性或临床疗效;
  • 大部分研究都严重缺乏安全性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不要使用伊维菌素治疗新冠肺炎,指出支持使用伊维菌素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证据尚不足以得出任何结论。世卫组织建议在获得更多数据之前,该药物应仅用于临床试验。伊维菌素是一种抗寄生虫药物,批准用于治疗肠圆线虫病和盘尾丝虫病这两种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某些形式的伊维菌素也用于动物预防心丝虫病和某些体内外寄生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尚未批准该药物用于治疗新冠肺炎。该机构还警告称,大量服用伊维菌素可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伤害。还有声明称:即便是按照批准的用量使用伊维菌素,也可能因与血液稀释剂等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伊维菌素过量,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低血压、过敏反应(瘙痒和荨麻疹)、头晕、共济失调(平衡问题)、癫痫、昏迷甚至死亡。

 

误区:在家中使用紫外线消毒是安全的。

事实: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警告称,短波紫外线灭菌灯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风险程度取决于短波紫外线的波长、剂量和辐射暴露时长,灭菌灯安装不当或由未经培训的个人任意使用会增加风险。人类皮肤和眼睛暴露在短波紫外线中会受到伤害。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辐射在对于杀死新冠病毒不如短波紫外线有效。众所周知,中波紫外线会导致DNA损伤,是皮肤癌和白内障的风险因素。长波紫外线与皮肤老化和皮肤癌风险有关。使用短波紫外线最安全的方法是将其安装在通风管道内,对空气进行消毒,从而将人眼和皮肤直接暴露的风险降至最低。欲了解更多关于使用紫外线消毒的信息,请点击此处访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网站。

 

误区:盐水洗鼻液有助于预防新冠肺炎感染。

事实:不是这样的。世卫组织称,仅有有限的证据表明盐水洗液在缓解感冒症状方面较为有效。然而,没有证据显示定期用盐水洗鼻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

 

误区:戴口罩不能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还会增加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事实:科学证明,口罩通过阻止口鼻排出飞沫而减少新冠肺炎的传播。口罩不是密闭的,二氧化碳能够逸出,因此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吸入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每个人即使无不适症状也应佩戴口罩,因为我们可能是无症状感染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记录的一项实验表明,当人们说一个简单的短语时,会产生数百个20500微米的液滴。如果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则几乎所有液滴都会被挡住。2020年,由于口罩短缺,美国疾控中心和世卫组织最初都不建议健康人群佩戴口罩。被感染人群佩戴口罩可取得最佳效果。之后,口罩配给逐渐充足,且有证据表明在出现症状前和无症状感染的情况下也可能传播,这一指导意见即被推翻。事实上,研究表明,在被感染者出现症状前的几天里病毒载量已达到峰值。戴口罩与洗手、接种疫苗和保持社交距离相结合已被证明可大大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播风险。在政府强制要求佩戴口罩的地区,死亡率较低。

 

本文由伊莉莎白医院诺维娜专科中心(新加坡)Rophi Clinic的传染病专家梁浩楠医生

0条评论

Trackbacks/Pingbacks

  1. How harmful is fake medical news? - AsiaMD - […] to home, a group of doctors started an online petition a few months ago to call for ivermectin to…
  2. газовые котлы цена - list of reputable canadian pharmacies https://site669726570.fosite.ru/ Awesome tips. Many thanks.
  3. kernyusa.estranky.skclankyrisk-factors-linked-to-anxiety-disorders-differ-between-women-and-men-during-the-pandemic.html - cialis 20mg https://kernyusa.estranky.sk/clanky/risk-factors-linked-to-anxiety-disorders-differ-between-women-and-men-during-the-pandemic.html You actually expressed that fantastically.
  4. How harmful is fake medical news? - AsiaMD - Verified Medical News & Updates - […] to home, a group of doctors started an online petition a few months ago to call for ivermectin to…
  5. How to tell apart fake news from real news - AsiaMD - Verified Medical News & Updates - […] applying a more circumspect eye, you can train yourself to sieve out fake news even without professional analytical […]